俞國良,又名「祖琳」,無錫錫山人。 技藝精湛,制器氣格渾成,端莊秀麗,角線分明。
「 俞國良」是宜興紫砂製壺名家,曾受聘至蘇州金石家、書法家吳大澄製壺,用印"愙齋"。款式有"漢君壺"、"乳鼎壺"、"白泥大壺"。清末(1900年)為兩廣總督端方造壺,印款為"陶齋"、"寶華庵"。俞國良大半生行蹤漂泊,晚年定居蜀山木石村,與邵氏寡婦結為夫妻,傳藝于邵氏後人邵陸夫,邵寶琴。生前為自己操辦後事時說:"人一生,求人不如求己。"這是老人經世閱歷的總結,日後邵氏兄妹亦以製陶為業。
俞國良,又名「祖琳」,無錫錫山人。
技藝精湛,制器氣格渾成,端莊秀麗,角線分明。
只活了65歲的他,把畢生心血,全部融入了一把把紫砂壺裡。
在最後留給家人的一份清單中,俞國良抄錄了他留存於世的60件壺藝作品。
作品精美雅致,是晚於黃玉麟的紫砂壺藝人、陶瓷藝人名手。沒有資料表明他師從何人,但他成名很早。
俞國良制作的「仿古紫砂壺」,勻挺有力,樸質工整。
其所制壺品以傳統為主,但喜在傳統中求變化,做些小改動。
俞國良的紫砂傳器古意盎然且氣度非凡。在當時資訊並不發達的社會,俞國良的名字傳到一個朝廷重臣耳中,非常不易。
俞國良為端方造壺,還有一段佳話。
端方非常喜歡俞壺,因為他也參與設計了某些壺樣,如果壺底打上他的印章,那應該不算「侵權」。
而且,官大人參與制壺,是多大的一樁美事!俞國良造壺,本來就是為了讓端方大人高興。
於是,只要端方中意的壺,壺底和壺把反面,便都分別打上了端方的雅號與別號:「陶齋」、「寶華庵」之類。
流自壺腹胥伸自然,把高挑圓潤下,與流對應稱勢。
中置一腰圓線將全壺提攜神韻,腰圓線帶潤圓,變化中求統一。
gucciwou
留言
張貼留言